1.風險管理的思考方法
大學預計面臨的風險包括營運風險、資訊安全風險、合規風險和事件風險。大學尤其面臨各種風險現象,包括自然災害、傳染病、健康危害、心理健康問題、工作和學術事故和事件,以及個人資訊外洩、研究不端行為和研究經費濫用、入學考試錯誤、性騷擾、權力騷擾、學術騷擾等。此類風險事件的發生不僅會嚴重損害學生和教職員工的生命、財產和聲譽,還會嚴重損害許多其他利害關係人的生命、財產和聲譽,以及公眾對大學的信任。
在當今時代,各種破壞性影響和改變世界的影響並存,為了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,我們將預測各種風險事件的發生,並採取措施防止其發生。
2.風險管理的基本目的
為了實現以下5個目的,本校要研究針對假定的風險的體制和對策,防患於未然的同時,對日常的大學運營中的風險採取適當的措施,進行有組織的管理,以免陷入危機狀況。
- 保護本校成員(學生、職員等)的安全、健康、利益
- 我校持續穩定的業務經營
- 確保來自本校利益相關者 (相關人員) 及社會的信賴
- 本校資產的保全
- 提高我校作為社會公器的存在意義
3.風險管理行動準則
- 最優先考慮本校成員的安全、健康、利益的保護等而行動。與此同時,我們的行動不會損害我們的利益和財產。
- 假設發生各種風險事件,並準備預防措施,發生時的聯係係統,對策手冊等。
- 當風險變得明顯時,我們將盡量減少損害並盡早恢復,並主動採取負責任的行動。
- 在發生災難時,我們將尊重生命,與社會合作,保持組織的功能,迅速恢復並保護管理資源,繼續開展業務。
- 通過與風險管理相關的持續教育活動,我們將在整個大學分享風險信息,努力培養員工的風險敏感性並提高風險應對能力。
- 將與風險相關的法令以及社會價值觀、倫理觀的變化等引起的社會要求準確地納入風險管理。
- 通過持續和持續的風險管理,履行大學的社會責任,提高學校的社會價值。
4.風險管理的實施體制
本校將建立全校範圍的風險管理系統。校長作為大學執行長負責監督風險管理。